導熱硅脂不容忽視
眾所周知,為硬件創建良好的散熱環境是攢機的重要一環,而由于芯片表面和散熱器底座的表面都不是絕對光滑的,因此如果在CPU上直接安裝散熱器,必然會有空氣被封在兩者之間,將嚴重阻礙散熱器的性能發揮。
因此硅脂就成了不容忽視的重要散熱部件,涂抹時應盡量保證硅脂可均勻的分布在CPU表面,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擠出部分硅脂到CPU中央,然后直接蓋上散熱器,通過散熱器自身的壓力,將硅脂分布均勻。
但對于要求苛刻的玩家,還是應該事先在CPU表面將硅脂刮平,而且盡量不要過厚,因為硅脂的導熱能力終究不如金屬,而只是為了填充CPU表面的空隙而已。
半截筷子搞定讓顯卡更穩固
隨著性能的不斷加強,顯卡的尺寸也是與日俱增,甚至出現了由于尺寸太大,機箱裝不下顯卡的現象。大尺寸顯卡的另一個弊端就是,顯卡裝在機箱內,只有機箱背板和主板PCIe接口支撐,因此很容易由于顯卡風扇的共振造成顯卡安裝不穩定。
有些聰明的玩家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在顯卡右上角支起一根筷子,這樣看上去顯卡在機箱內就穩固多了,一根小小的筷子就解決了顯卡過重的容易損壞的問題。
機箱風道極強散熱
由于機箱內大小小風扇眾多,因此如果不規劃好,很容易造成機箱內氣流的亂流,無異于為本就高溫的電腦“火上澆油”,這其中CPU散熱器的朝向又是最重要的一環。
由于扣具互相不兼容,因此英特爾和AMD CPU的散熱器安裝方法也不盡相同。英特爾的CPU散熱器由于4個固定點之間距離相同,因此理論上對于塔式側吹式散熱器而言可以朝向四個方向中的任意方向。
但為了加強機箱散熱,因此筆者建議玩家最好時風扇與機箱風道的流向相同,比如我們常用的前進風,后出風機箱,就應該將風扇安裝在靠近內存的一側,使風扇像CPU散熱器吹風,并同時提高機箱風道的散熱能力。
內存接口有講究
現在大多數主板都有4個內存接口,而一般情況下很少有玩家能將4個內存插槽全部插滿,那么我們應該優先選擇哪個接口插內存呢?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由于內存插槽通常設計在CPU右側,因此理論上四個內存接口與CPU之間的距離不同,但為了保證所有內存信號可以同時達到CPU,因此主板會為距離CPU較勁的內存使用蛇形線的走線方式。
所謂蛇形線就是采用盤旋的方式增加走線距離,而這種走線方式十分考驗主板設計的優劣,好的蛇形線不會對內存有影響,但有些劣質主板的蛇形線卻會造成內存信號的衰減甚至不穩定。
了解了什么事蛇形線,我們就應該了解了,我們安裝內存應盡量從遠離CPU的內存插槽安裝,從而盡量避免不穩定的現象發生。
機箱風扇打造完美散熱
雖然大部分玩家都了解機箱散熱能力的重要性,但很可惜,現在不少機箱都不會內置風扇,而僅靠被動散熱,或CPU風扇微小的力量,是很難滿足日益高漲的整機硬件溫度的。
因此筆者建議玩家在購買機箱的同時也應該安裝相應的風扇,至少要保證前面一個,后面一個,從而建立前進風,后出風的風道結構。而且無論機箱多漂亮,如果沒有預留風扇位,是堅決不能購買的,使用這種無風扇機箱無異于將硬件塞進了悶爐中。
避免機箱內線路雜亂
機箱內凌亂不堪的連線相信讓不少玩家都為之頭疼,密如蜘網的各種電線不僅讓玩家拆裝硬件非常麻煩,而且更嚴重阻礙了機箱風道的正常工作。
因此玩家們想出了各種各樣整理電腦內線路的方法,比如使用綁線,比如用膠帶將散布的電線綁成一股,更有廠商為玩家推出了背板走線機箱,以及模組化電腦都可以很好的解決電腦內線路凌亂的問題。
特別要提醒玩家是,就算不對機箱內線路作整理,也要注意不要讓電線靠近散熱器風扇,如果電線距離風扇過近,不僅熱量容易使線路老化,而且更容易使電腦被絞進風扇,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擰螺絲不可用蠻勁
現在不少機箱都使用了免工具設計,但目前為止沒有一款機箱可以達到全部硬件都免工具的效果,比如對于主板的安裝,大部分機箱仍然需要使用螺絲固定。
我們知道,物理學上有熱脹冷縮的規律,對于主板也不例外,因此對于主板螺絲的安裝也是有講究的。
為了盡量使主板運行一段時間后不會由于高溫引起的形變造成主板斷裂,因此主板螺絲不要擰得過緊,這里就需要把我一個度,既不能讓主板松動,也絕不能將主板的固定螺絲頂到底。
另外一塊主板的安裝通常需要多顆螺絲固定,此時為了保證主板在安裝時不出現變形,應該先將所有螺絲虛擰上主板,然后再逐一擰緊,盡量保證各個螺絲的旋轉圈數相同。
別急著裝機箱
即使是在專業的玩家也無法100%保證新裝好的電腦可以順利啟動,其中很可能出現硬件虛接,或硬件設置錯誤的問題,因此如果早早的把所有硬件都裝進機箱再開機的話,一旦出現問題,在拆開檢查是很麻煩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建議玩家在初裝電腦時先把主板、內存、CPU、顯卡、硬盤這幾個主板硬件安裝好,同時不要放進機箱,先嘗試使用主板上的跳線開機,檢查這些硬件是否能正常運行,一旦出現問題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拆裝。
當使用基礎硬件可以順利運行后,再將硬件裝進機箱,由于大部分硬件都直接插在主板上,因此只需要直接將平臺放如機箱固定即可。讓后在鏈接光驅等外圍設備,這樣就避免了新電腦第一次開機容易失敗的問題。
打開機箱蓋散熱會更好
不少玩家對電腦的散熱問題極為看重,因此不惜“血本”為電腦安裝強大的散熱器,但其實對于一般機箱而言,只需要簡單的打開機箱蓋就可以有效增強內部硬件的散熱效果。
當打開側蓋后,雖然機箱原本的風扇環境被完全破壞,但機箱內部硬件卻獲得了可以和周邊環境直接進行熱交換的能力,可想而知,環境溫度必然低于機箱內部溫度,因此硬件的散熱能力也將得到提高。
但打開機箱側蓋也不只有優點,這種散熱方法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首先不安裝機箱側蓋將嚴重影響電腦的整體外觀效果,另外側蓋是機箱屏蔽電磁輻射的重要環節,如果不安裝側蓋機箱也就徹底喪失了阻值硬件電磁輻射外漏的能力。
因此不安裝機箱側蓋有利有弊,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機箱擁有良好的風道環境那么完全沒有必要打開側蓋,這只是下下之策。
小心靜電擊穿芯片
現在幾乎每個硬件上都大大小小的布滿了芯片,而且這些芯片大多采用陶瓷封裝,因此對靜電十分敏感,如果靜電過強甚至還會造成芯片被擊穿,另外主板上存有太多靜電的直接結果就是無法開機。
因此在攢機前僅以玩家先觸摸如暖氣管等金屬物體,以放出人體存留的靜電,以免靜電對硬件造成影響,當然帶上防靜電手套是最好的。
本文地址:電腦評測網http://www.cdhysqd.com/zj/jc/47.html